文言文中“短”的多元含义解析
作者:邵丽娜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23:42:12
阅读54次
在文言文中,“短”这个字可不是单纯的长度不够那么简单,它蕴含着多重含义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1与“长”相对,意指长度小
在《垓下之战》中,“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”这里的“短”显然是与“长”相对的,指的是长度较短的兵器。同样,在《兰亭集序》中,“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”也是指生命的长度有长有短,最终都将走向尽头。
2不足、欠缺之意
屈原在《卜居》中提到,“失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这里的“短”指的是不足、欠缺。而在《冯婉贞》一文中,“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。”则是指西方人在火器方面擅长,而在技击方面有所欠缺。
3诋毁、诽谤之义
更为有趣的是,“短”在文言文中还有诋毁、诽谤的意思。在《屈原列传》中,“令尹子兰闻之,大怒,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。”这里的“短”就是指上官大夫对屈原进行诋毁。
4详细含义列表(表格)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1 | 与“长”相对,长度小 | 《垓下之战》:“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” |
2 | 不足、欠缺 | 屈原《卜居》:“失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 |
3 | 诋毁、诽谤 | 《屈原列传》:“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。” |
4 | 时间短 | 短期、短暂、短促 |
5 | 缺点 | 短处、护短、取长补短 |
5总结
由此可见,文言文中的“短”字含义丰富多样,不仅与长度有关,还涉及到人的品质、行为等多个方面。掌握这些含义,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、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