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旬老人19次高考终放弃背后
作者:莫小晴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1-26 20:17:52
阅读57次
近日,辽宁阜蒙一位72岁的老人康连喜,在参加完他人生中的第19次高考后,宣布明年将不再继续。这位被称为“高考爷爷”的老人,其故事令人唏嘘不已。
1坚持背后的辛酸
康连喜自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起,便踏上了这条漫长的高考路。尽管多次名落孙山,但他从未放弃。然而,随着年岁的增长,身体机能逐渐退化,他的成绩也一年不如一年。去年,他仅考了73分,而今年的成绩也未见起色。面对现实,老人无奈地表示,明年将不再参加高考。
2生活困顿,精神寄托
康连喜一生未婚无子,靠捡废品为生,每月仅靠150元的低保和55元的特困补助维持生计。他吃的是捡回来的蔬菜,据说已经42年没买过新衣服。这样的生活条件下,高考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,考场则是他刷存在感的地方。
3高龄考生的群像
康连喜并非个例。在我国,自2001年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后,涌现出了一批爷爷级高考生。他们中,有的为了圆大学梦,有的则像康连喜一样,将高考视为一种精神寄托。然而,与年轻人相比,他们在记忆力、体力等方面都不占优势。
4高考钉子户案例
提到高考钉子户,不得不提四川绵阳的梁实和南充的张非。梁实已多次备战高考,而张非更是四次金榜题名,却因沉迷网络游戏被北大和清华劝退。他们的故事,虽然与康连喜不同,但都反映了高考路上的不易。
姓名 | 年龄 | 参加高考次数 | 最高分 | 现状 |
康连喜 | 72 | 19 | 303(最好成绩) | 明年打算放弃 |
梁实 | 52 | 23+ | 未知 | 仍在备考 |
张非 | (参加时)未知 | 4 | 703(理科状元) | 被劝退后改名再考 |
5结语
康连喜的故事,是对高考精神的一种诠释,也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。愿每一位考生,都能在高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,不负韶华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