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衣”的多元含义解析
作者:聂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7:19:08
阅读40次
衣在文言文中,含义丰富多变,掌握其用法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衣”在文言文中的几种主要意思,让你在古文阅读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1上衣与衣物
在文言文中,“衣”首先指的是上衣,与下衣“裳”相对。《孙雀东南飞》中的“何不作衣裳,莫令事不举”便是明证。同时,“衣”也可泛指衣物,如《曹刿论战》中的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”,这里的“衣”便是指衣服。
2为…穿上与穿(衣)
“衣”在文言文中还有动词用法,一为“为(给)…穿上”,如《资治通鉴·周纪四》中的“田单解其裘而衣之”;二为“穿(衣)”,如《论语十则》中的“愿车马,衣轻裘,与朋友共”。
3衣冠的多重含义
“衣冠”在文言文中也有多重含义,既指衣帽,即穿衣戴帽;又指官绅、士大夫阶层;还可象征文明礼仪。这些含义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服饰与身份、地位的紧密关联。
4详细含义表格
以下是“衣”在文言文中含义的详细表格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 出处 |
1 | 上衣 | 何不作衣裳 | 《孙雀东南飞》 |
2 | 衣服 | 衣食所安 | 《曹刿论战》 |
3 | 为(给)…穿上 | 田单解其裘而衣之 | 《资治通鉴·周纪四》 |
4 | 穿(衣) | 愿车马,衣轻裘 | 《论语十则》 |
5 | 衣冠(衣帽) | 衣冠楚楚 | (泛指) |
5总结
通过对“衣”在文言文中含义的梳理,我们可以发现其用法多样,既有名词性质的上衣、衣物,又有动词性质的为…穿上、穿(衣),还有象征身份的衣冠。掌握这些含义,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中的语境与含义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