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志书编修频率及规定详解
作者:陆晓东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1-31 10:00:24
阅读53次
地方志书,每二十年左右编修一次。这是根据《地方志工作条例》的明确规定。那么,关于地方志书的编修,还有哪些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呢?
地方志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。可以说,一部地方志书,就是一部地方的“百科全书”。
编修地方志书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。他们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,并由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其他组织和个人是不得擅自编纂地方志书的。
地方志书的编修有着严格的流程。每一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完成后,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、搜集资料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,就会启动新一轮地方志书的续修工作。这样的规定,保证了地方志书的时效性和连续性。
地方志书的出版也有明确的规定。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、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,必须经审查验收后,方可以公开出版。而且,地方志应当在出版后3个月内报送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备案。
关于地方志书的著作权,这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。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、地方综合年鉴,其著作权由组织编纂的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享有,参与编纂的人员则享有署名权。
下面,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详细了解一下地方志书编修的相关规定:
项目 | 内容 |
---|
编修频率 | 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 |
责任主体 |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|
编修流程 | 完成一轮编修后,启动新一轮续修 |
出版规定 | 经审查验收后,方可公开出版 |
备案要求 | 出版后3个月内报送上级机构备案 |
著作权归属 | 由组织编纂的机构享有,编纂人员享有署名权 |
通过以上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地方志书的编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地方志书不仅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历史与现状的重要途径,更是传承地方文化、弘扬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。因此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地方志书的编修工作,为传承和弘扬我们的地方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