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酒属客通假字解析及出处
作者:龙燕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5:21:04
阅读51次
今天咱们聊聊“举酒属客”这个词儿,这里头的“属”啊,其实是通假字,通的是“嘱”,意思是劝酒。这句话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《前赤壁赋》,可是经典中的经典。
1通假字详解
“举酒属客”,简单四个字,却藏着学问。在古代,“属”字并不直接表示劝酒,而是通过通假,与“嘱”字相通,才有了劝酒之意。这种用法,在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,也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。
2出处背景
说到出处,《前赤壁赋》可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,描绘了与友人月夜泛舟赤壁之下的情景。文章以景生情,情景交融,既有对自然的赞美,也有对人生的感慨。
3原文片段赏析
原文中,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”寥寥数语,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。
4通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
“举酒属客”这四个字,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它既是前文景物描写的自然延伸,也是后文情感抒发的铺垫。通过通假字的运用,使得文章更加凝练、富有韵味。
5相关知识点拓展
除了“举酒属客”中的通假字,苏轼的文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生哲理。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点拓展:
知识点 | 描述 |
《前赤壁赋》创作背景 | 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,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感慨。 |
通假字 | “属”通“嘱”,表示劝酒。 |
文学手法 | 以景生情,情景交融。 |
人生哲理 |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传达对人生、宇宙的思考。 |
苏轼其他作品 | 如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等,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和人生哲理。 |
“举酒属客”中的通假字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,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苏轼的文学造诣和人生智慧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