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源自《岳阳楼记》
作者:任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1-31 12:32:24
阅读64次
《岳阳楼记》中的忧民情怀 
当我们谈到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”,这句充满深意的名言,它正是出自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。这篇文章,不仅以其辞藻华丽、意境深远而闻名,更因其中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而被后世传颂。
文章背景与内容概览
《岳阳楼记》是范仲淹为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而写的一篇散文。文章叙述了岳阳楼的重建背景,通过描绘楼内外不同天气下的景色,以及人们因此产生的不同情感,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理想。
核心思想解读
文章中最引人注目的,无疑是那句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。这不仅是范仲淹个人品德的写照,更是他作为一位政治家,对国家和人民深沉关爱的体现。他告诉我们,无论在朝在野,心中都应装着国家和人民的福祉。
文学价值与影响
《岳阳楼记》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,更是一部充满教育意义的经典。它教会我们,作为社会的一员,无论身处何地,都应保持一颗忧国忧民的心,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后世评价与传承
范仲淹的这种精神,被后世无数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扬。每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,总有那些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英雄挺身而出,为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而奋斗。
结语
回望历史,《岳阳楼记》与范仲淹的忧民情怀已成为永恒的经典。它提醒我们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关爱,永远是我们前行的动力。
《岳阳楼记》相关知识点表格
| 序号 | 知识点 | 详细描述 |
| --- | --- | --- |
| 1 | 作者 | 范仲淹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 |
| 2 | 创作背景 | 为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而作 |
| 3 | 核心思想 | 忧国忧民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 |
| 4 | 文学价值 | 意境深远,辞藻华丽,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|
| 5 | 社会影响 | 对后世仁人志士产生深远影响,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