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许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孟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6:59:13
阅读107次
在文言文中,“许”这个字含义丰富,掌握它的多重意思对于准确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许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,保证让你一听就懂,一学就会。
1答应与允许
最常见的就是“答应;允许”的意思。比如《出师表》中的“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”,这里的“许”就是答应的意思,诸葛亮感激刘备的信任,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。
2赞同与认可
“许”还可以表示“赞同”。《愚公移山》中的“杂然相许”,就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,一起支持愚公移山的决定。
3期望与希望
“许”还有“期望”的含义。陆游在《书愤》中写道“塞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鬃已先斑”,这里的“许”就是期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,但无奈岁月不饶人,已经满头白发。
4处所与地方
“许”作为名词时,可以表示“处所;地方”。《五柳先生传》中的“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”,就是说这位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。
5大约与这么
“许”还可以表示大约的数量,或者作为代词表示“这么”。《核舟记》中的“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,高可二黍许”,就是说船的首尾长约八分多一点,高度大约有二黍那么高。而刘克庄的《沁园春》中“天造梅花。有许孤高,有许芬芳”,这里的“许”就是“这么”的意思,形容梅花如此孤高,如此芬芳。
为了方便大家记忆,我特意整理了一张表格,详细列举了“许”在文言文中的常见含义和例句:
含义 | 词性 | 例句 |
---|
答应;允许 | 动词 | 《出师表》: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 |
赞同;认可 | 动词 | 《愚公移山》:杂然相许。 |
期望;希望 | 动词 | 《书愤》:塞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鬃已先斑。 |
处所;地方 | 名词 | 《五柳先生传》:先生不知何许人也。 |
大约;这么 | 数词/代词 | 《核舟记》:高可二黍许;《沁园春》:有许孤高,有许芬芳。 |
掌握了这些含义,以后再读文言文,遇到“许”这个字,就能游刃有余啦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