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伐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林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4:04:05
阅读52次
在浩瀚的文言世界里,“伐”字犹如一把多刃剑,含义丰富多变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“伐”在文言文中的几大核心意思,让你在古文阅读中如虎添翼。
1砍伐之意,源于自然
提到“伐”,最先跃入脑海的便是砍伐。《伐檀》中的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”,生动描绘了伐木的场景,这是“伐”最本真的含义。
2敲打之声,战鼓雷动
继而,“伐”又化身为战鼓上的敲打声,如高适《燕歌行》所云:“摐金伐鼓下榆关”,那激昂的鼓点,预示着战争的号角即将吹响。
3讨伐之战,英勇无畏
更常见的,是“伐”作为讨伐、攻打的代名词。《曹刿论战》中的“十年春,齐师伐我”,简短几字,便勾勒出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。
4攻破之威,策略为上
“伐”亦有攻破、破坏之意,如《谋攻》所言:“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”,强调了策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。
5功劳之誉,谦逊为德
“伐”还代表着功劳、功业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中,“北救赵而西却秦,此五霸之伐也”,彰显了英雄的赫赫战功。但需注意,夸耀、自夸亦属“伐”之一义,如《屈原列传》所述:“每一令出,平伐其功”,提醒我们谦逊为德。
6拓展词汇,文化韵味
不得不提几个与“伐”相关的拓展词汇,如“伐冰之家”象征贵族豪门,“伐柯人”即媒人,而“伐性之斧”则比喻损害身心之事,这些词汇丰富了“伐”的文化内涵。
意思 | 例句 | 出处 |
砍伐 | 坎坎伐檀兮 | 《伐檀》 |
敲打 | 摐金伐鼓下榆关 | 高适《燕歌行》 |
讨伐、攻打 | 齐师伐我 | 《曹刿论战》 |
攻破、破坏 | 故上兵伐谋 | 《谋攻》 |
功劳、功业 | 此五霸之伐也 | 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 |
“伐”字在文言文中,既是自然之力的象征,也是战争硝烟的见证,更是功名利禄的标尺。掌握其多义,方能更好地领略古文的韵味与智慧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