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“鄙”字多意详解
作者:蒋超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5:40:44
阅读61次
在古文中,“鄙”这个字可谓含义丰富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的多重意思。
1边远之地
“鄙”在古文中常指边远的地方。比如《为学》中的“蜀之鄙有二僧”,这里的“鄙”就是边远地区的意思。想象一下,在那偏远的蜀地边境,两位僧人,一贫一富,各自怀揣着梦想。
2鄙陋、鄙俗
“鄙”还可以表示鄙陋、鄙俗,形容人的见识短浅或行为粗俗。《曹刿论战》中的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”,就是说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见识短浅,不能深谋远虑。
3轻贱、鄙视
“鄙”还有轻贱、鄙视的含义。在《孔雀东南飞》中,“人贱物亦鄙,不足迎后人”,这里的“鄙”既指物品的低贱,也隐含了对人的轻视。而“鄙视”一词,更是直接表达了看不起、轻蔑的态度。
4详细字义表格
序号 | 字义 | 例句 |
---|
1 | 边远的地方 | 《为学》:“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” |
2 | 鄙陋,鄙俗 | 《曹刿论战》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 |
3 | 轻贱 | 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人贱物亦鄙,不足迎后人。” |
4 | 鄙薄,轻视 | 《训俭示康》:“孔子鄙其小器。” |
5 | 谦词(自称) | 《滕王阁序》:“敢竭鄙诚。” |
6 | 周代地方组织单位 | 五百家为一鄙,设鄙师管理。 |
7 | 品质低劣 | 卑鄙小人,行为不端。 |
8 | 吝啬 | 鄙吝之人,一毛不拔。 |
5四、谦辞与吝啬
“鄙”作为谦辞时,常用于自称,如“鄙人”、“鄙见”,表示自谦。而“鄙吝”则指吝啬、小气,形容人过分爱惜财物,舍不得用。
6总结
“鄙”在古文中是一个多义词,涵盖了边远之地、鄙陋粗俗、轻贱鄙视、谦辞以及吝啬等多重含义。通过今天的分享,希望大家能对“鄙”这个字有更深入的了解。在古文阅读中,遇到“鄙”字时,也能准确把握其含义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