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秦娥娄山关深度赏析与解析
作者:孟小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05:56:38
阅读60次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是毛泽东笔下的一首经典之作,它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悲壮而豪迈的历史画卷。作为志愿填报专家,虽不专研文学,但也被这首词的魅力深深吸引,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赏析这首佳作。
1开篇震撼,西风雁叫
词以“西风烈,长空雁叫霜晨月”开篇,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凄凉悲怆的秋日景象。西风之烈,雁叫之哀,霜晨之冷,月影之孤,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,为全词奠定了基调。
2细节描写,声画交织
“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”八个字,将红军战士在艰难前行中的疲惫与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。马蹄声碎,是战士们步履蹒跚的写照;喇叭声咽,则是号角声中透露出的悲壮与坚定。
3豪情万丈,雄关跨越
下阕笔锋一转,从悲凉转为豪迈。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,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红军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畏与坚定,更表达了他们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。
4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
“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,这是词中的点睛之笔。苍山如海,既描绘了关山的辽阔与壮丽,又隐含了红军战士胸怀天下的豪情;残阳如血,则象征着革命的艰辛与牺牲。
以下是对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的详细解析表格:
诗句 | 意境解析 | 情感表达 |
西风烈,长空雁叫霜晨月 | 凄凉悲怆的秋日景象 | 悲壮 |
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 | 战士们疲惫而坚韧的步伐与号角声 | 坚韧与悲壮 |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 | 红军面对雄关的无畏与坚定 | 豪迈与无畏 |
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 | 关山的辽阔与壮丽,革命的艰辛与牺牲 | 豪情与悲壮 |
整体感受 | 慷慨悲烈、雄沉壮阔 | 悲壮与豪迈交织 |
这首词不仅是对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这一历史事件的深情回顾,更是对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的崇高颂扬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