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衡传通假字及古今异义词详解
作者:潘龙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19:22:45
阅读64次
《张衡传》作为传统名篇,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尤其是其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,更是让人津津乐道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奥秘。
1通假字一览
在《张衡传》中,通假字的使用尤为巧妙,如“员径八尺”中的“员”通“圆”,意为圆周;“形似酒尊”中的“尊”通“樽”,乃酒器之意;“一时收禽”中的“禽”通“擒”,表示捉拿、擒拿。
2古今异义词对比
古今异义词是《张衡传》中的又一大亮点。例如,“常从容淡静”中的“从容”,古义指言语举止适度得体,而今义则变为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。又如“公车特征拜郎中”,“特征”古义为特地征召,而今义则指事物的特点、征象、标志等;“郎中”古为官职名称,今则指中医医生。
3详细表格解析
词语 | 古义 | 今义 |
从容 | 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| 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 |
不行 | 不去 (应荐) | 不可以 |
特征 | 特地征召 | 事物的特点、征象、标志等 |
郎中 | 官职名称 | 中医医生 |
方面 | 方向 | 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|
4词类活用解析
在《张衡传》中,词类活用的现象也颇为常见。如“时天下承平日久”中的“时”,名词作状语,意为当时;“衡少善属文”中的“善”,形容词作动词,表示擅长、善于;“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”中的“奇”,则是形容词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奇。
5总结
通过对《张衡传》中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的解析,我们不难发现,这些文字奥秘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,更让我们在品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《张衡传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