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安”字详解
作者:蒋超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6:34:37
阅读52次
同学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文言文中的高频字——“安”。这个字在古文中含义丰富,掌握了它,对理解古文大有裨益。
1安的基本含义概览
“安”在文言文中,主要有形容词、动词及疑问词三种词性,涵盖了安定、安逸、养、安抚等多重意思。咱们逐一剖析。
2形容词含义
作为形容词,“安”常表示安定、安稳,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中的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。它还表示安适、安逸,如在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中,强调了安逸生活的潜在危害。
3动词含义
作为动词,“安”可指养、奉养,如《曹刿论战》中的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”。它还能表示抚慰、安抚,如在《赤壁之战》中,提到应对刘备阵营采取安抚策略。“安”还有安置、安放之意,如《失街亭》中的“离山十里,有王平安营”。
4疑问词含义
“安”作为疑问词时,可表示反问,如“不入虎穴,安得虎子?”中的“安”,意为怎么。它还能作为疑问代词,表处所,如《鸿门宴》中的“沛公安在?”,询问沛公在哪里。
5详细含义表格
词性 | 含义 | 例句 |
形容词 | 安定;安稳;安宁;安全 |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” |
形容词 | 安适;安逸 | 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” |
动词 | 养;奉养 | 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 |
动词 | 抚慰;安抚 | 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,则宜抚安之,与结盟好。” |
疑问副词/代词 | 怎么;哪里;什么地方 | 《陈涉世家》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安在?” |
“安”在文言文中含义多样,掌握这些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文。希望同学们能勤加练习,灵活运用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