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农谚解析:谷物不成穗,只能喂老牛
作者:霍磊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8 09:15:22
阅读40次
处暑不出头,割谷喂老牛,这句农谚简洁明了地揭示了农业生产的时令智慧。处暑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位,标志着炎热夏季向凉爽秋季的过渡,时间大约在公历8月23日前后,太阳直射黄经150°之时。此时,暑气渐退,万物开始收敛,农田里的作物也迎来了关键的生长期。
1处暑节气的意义
处暑不仅是一个气温变化的节点,更是农作物成熟与否的试金石。在这一阶段,如果谷物仍未抽穗出头,那便意味着收成无望,只能作为无用之草,割来喂牛。
2农谚背后的智慧
这句农谚凝聚了古人长期的农业实践经验。它提醒农民朋友,要根据节气的变换,合理安排农事活动,确保作物在最佳生长期内茁壮成长,避免错过最佳收获时机。
3处暑时节的农田管理
处暑时节,农田管理尤为重要。农民需密切关注作物生长情况,及时灌溉、施肥、除草,确保作物健康生长。同时,还要防范病虫害的侵袭,确保作物顺利抽穗、灌浆,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以下是一份关于处暑节气的详细表格:
节气名称 | 处暑 |
序号 | 二十四节气第14位 |
时间点 | 公历8月23日左右 |
太阳直射点 | 黄经150° |
气候特点 | 暑气渐退,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 |
农事活动 | 灌溉、施肥、除草、防范病虫害 |
处暑节气不仅是气温变化的标志,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节点。农民朋友需紧跟节气步伐,科学安排农事活动,确保作物丰收。而“处暑不出头,割谷喂老牛”这句农谚,正是对这一智慧的生动诠释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