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称”的多样含义解析
作者:任雪茹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8:56:33
阅读97次
在探讨古代文言文的丰富词汇时,“称”这个字无疑是一个充满多重意蕴的瑰宝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称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,带你领略其背后的文化底蕴。
1称量衡量,精准无误
在《汉书·枚乘传》中,“夫铢铢而称之,至石必差”便是指用极小的单位去称量,累积到大量时便会有误差。这里的“称”便是称量、衡量的意思。
2举起酒杯,祝福绵长
《诗经·七月》中提到“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”,这里的“称”则是举起的意思,描绘了一幅举杯同庆、祝福满满的画面。
3称赞赞许,美德传扬
在《原毁》一文中,“彼虽能是,其人不足称也”表达了虽然某人有所能,但品德不足以被称赞。这里的“称”便是称赞、赞许的意思。
4称述称号,各有千秋
“称”还有称述、称说以及称作、号称的意思。如《屈原列传》中的“上称帝喾,下道齐桓,中述汤武”便是称述;《陈涉世家》中的“乃诈称公子扶苏、项燕”则是号称。
以下是一张更为详细的表格,列举了“称”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例句:
含义 | 例句 | 出处 |
称量;衡量 | 夫铢铢而称之,至石必差 | 《汉书·枚乘传》 |
举;举起 | 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 | 《诗经·七月》 |
称赞;赞许 | 彼虽能是,其人不足称也 | 《原毁》 |
称述;称说;说 | 上称帝喾,下道齐桓,中述汤武 | 《屈原列传》 |
称作;号称;称为 | 乃诈称公子扶苏、项燕 | 《陈涉世家》 |
“称”在文言文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,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。通过对其多重含义的探讨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,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