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一词多义详解
作者:潘志伟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5:50:37
阅读55次
在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这篇经典古文中,一词多义现象颇为丰富,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盘一盘这些“狡猾”的词汇,看看它们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大放异彩!
一、一词多义总览
在这篇文章中,“王”、“食”、“时”、“以”、“于”、“之”、“然”、“则”等词汇均展现了一词多义的魅力。它们或作名词,或作动词,或作介词,变化多端,令人叹为观止。
二、详细解析(表格形式)
词汇 | 读音 | 词性 | 释义 | 例句 |
王 | wàng | 名作动 | 称王 | 然而不王者 |
王 | wáng | 名词 | 君王 | 梁惠王曰 |
wáng | 名作动 | 为王、称王 | 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 |
食 | shí | 动词 | 吃 | 谷不可胜食也 |
食 | shí | 名词 | 食物 | 狗彘食人食 |
yǐ | 介词 | 把 | 申之以孝悌之义 |
三、词类活用亮点
除了一词多义,这篇文章中的词类活用也颇为精彩。如“填然鼓之”中的“鼓”由名词活用为动词,意为“打鼓”;“七十者衣帛食肉”中的“衣”由名词活用为动词,意为“穿”。这些活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达,也增添了语言的趣味性。
四、总结
通过对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中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深入剖析,我们不难发现古汉语的博大精深。这些看似简单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和意义,令人叹为观止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加留意这些语言现象,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