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中“除”的多元含义详解
作者:贾志辉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1:17:17
阅读52次
在古文的世界里,“除”这个字可绝非一成不变。它犹如一位多面手,穿梭于不同的语境中,展现着其丰富的内涵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位“除”君在古文中的多重身份。
一、名词身份:台阶的象征
在《说文》中,“除”被解释为宫殿的台阶。想象一下,那巍峨的宫殿前,一级级石阶如巨龙般蜿蜒而下,这便是“除”最初的模样。无论是《汉书》中的“自前殿南下椒除”,还是刘禹锡笔下的“苔痕上除绿”,都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。
二、动词初体验:拜受官位
“除”还有拜受官位之意。想象一下,古代官员们身着官服,在朝堂之上接受皇帝的任命,这便是“除”作为动词的第一次亮相。如文天祥所言,“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”,便是对这一用法的生动诠释。
三、动词进阶:清除与修整
“除恶务本”、“除暴安良”,这些成语中的“除”,都表达了清除邪恶、维护正义的决心。而“除”在修整方面也同样不俗,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中的“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”,便是对这一用法的生动体现。
四、算法与副词的巧妙运用
除了上述含义外,“除”还涉足数学领域,成为除法运算的代名词。而在副词领域,“除”则表示不计算在内,如袁枚《祭妹文》中的“除吾死外,当无见期”。
五、详细含义表格
以下是对“除”在古文中含义的详细梳理:
词性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名词 | 台阶 | 除,殿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|
动词 | 拜受官位 |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。——《指南录后序》 |
动词 | 清除、修整 | 除恶务本。——《书·泰誓》 |
动词 | 算法(除法) | 如:20÷4=5(简单除法示例) |
副词 | 不计算在内 | 除吾死外,当无见期。——《祭妹文》 |
“除”在古文中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“演员”,它的每一次亮相都充满了惊喜与变化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这个字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