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歌子详解:古诗翻译及创作背景
作者:秦晓雨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9 03:47:19
阅读44次
《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》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经典之作,这首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垂钓的优美环境与渔翁的闲适心境。老师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首词的翻译及创作背景。
1古诗翻译
西塞山前,白鹭自由翱翔,桃花盛开,流水潺潺,肥美的鳜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弋。渔翁头戴青色箬笠,身披绿色蓑衣,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,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。
2创作背景
这首词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七年(772年),当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,张志和驾舟前往拜访。正值暮春时节,桃花水涨,鳜鱼肥美,两人即兴唱和,张志和首唱,作词五首,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。后来,这首词一度散失,直至长庆三年(823年),才被李德裕访得并著录于其《玄真子渔歌记》中,始流传至今。
3作者简介
张志和(732年—774年?),字子同,初名龟龄,号玄真子,祖籍浙江金华。他自幼聪颖过人,三岁便能读书,六岁便能做文章,十六岁便明经及第。然而,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,他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后,毅然弃官弃家,浪迹江湖。他的著作有《玄真子》十二卷三万字,《大易》十五卷,以及《渔夫词》五首、诗七首传世。
4诗词赏析
这首词以山、水、鸟、花、鱼等元素,勾勒出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垂钓环境,展现了渔翁的闲适心境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完美融合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那份宁静与自在。
5相关表格
标题 | 内容 |
作者 | 张志和 |
朝代 | 唐 |
创作时间 | 唐代宗大历七年(772年) |
流传过程 | 一度散失,后由李德裕访得并著录 |
诗词特点 | 细腻笔触,丰富意象,展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