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冀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赖宁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0:45:45
阅读63次
说到文言文中的“冀”字,这可得好好聊聊。作为志愿填报专家,虽然平时更多关注现代教育和职业规划,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,让我对文言文也颇有兴趣。
1冀在文言文中的双重含义
“冀”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个意思。一是表示“企图;非分地谋求”。比如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三年》中的“郑有备矣,不可冀也”,意思就是说郑国已经有所准备,不能妄图去攻打。二是表示“希望;盼望”。如《楚辞•离骚》中的“冀枝叶之峻茂兮,愿俟时乎吾将刈”,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盼。
2详细释义与例句
释义 | 例句 | 出处 |
企图;非分地谋求 | 郑有备矣,不可冀也。 | 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三年》 |
希望;盼望 | 冀枝叶之峻茂兮,愿俟时乎吾将刈。 | 《楚辞•离骚》 |
企图;非分地谋求(再举一例) | 公私交显,则行私者无所冀。 | 三国魏嵇康《释私论》 |
希望;盼望(再举一例) | 淮北士民,南向之心,日夜以冀。 | 《南齐书•垣崇祖传》 |
(额外补充)翼的基本字义之一 | 鸟类的飞行器官,由前肢演化而成。 | (基础知识补充) |
3翼字相关知识点拓展
既然提到了“冀”,不妨再聊聊与“翼”相关的知识点。毕竟“翼”字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,比如鸟类的翅膀、飞机的机翼等。“翼”还有侧面的意思,如“两翼阵地”。在二十八宿中,“翼”也是其中之一。而且,“翼”还有帮助、辅佐的含义,如“翼助”。
4总结
“冀”在文言文中含义丰富,既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期盼与希望,也揭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企图与谋求。了解这些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。同时,对“翼”字相关知识点的拓展,也让我们对这个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