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俟”字详解,掌握等待之意
作者:邵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1:36:58
阅读43次
在文言文的世界里,“俟”字承载着丰富的意蕴,其核心意义便是“等待”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在古文中频繁出现的字眼,看看它如何在不同语境下展现其独特魅力。
1“俟”的基本含义
“俟”,在文言文中,最直接的解释便是等待。比如,《诗经》中的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”,描述的就是一位娴静的女子在城墙角落等待心上人的场景。再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中的“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”,则体现了求学者的耐心与坚持。
2“俟”的详细字义
为了更全面地理解“俟”,咱们还得从它的字形、字义入手。以下是“俟”字的详细字义,通过表格形式呈现,以便大家一目了然:
读音 | 词性 | 字义 | 例句 |
sì | 形 | 大 | 《说文》:俟,大也。 |
sì | 动 | 等待 | 《登楼赋》:惟日月之逾迈兮,俟河清其未极。 |
sì | 动 | 等待命令、吉日等 | 俟命、俟吉等 |
qí | 复姓 | 万俟 | 复姓“万俟”,如万俟卨。 |
注:以上字义及例句仅供参考,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。 |
3“俟”的引申意义
除了基本的等待之意,“俟”在文言文中还常被引申为期盼、期望。比如“俟河之清”,便是一个典型的比喻,用来形容希望渺茫的事情。
4四、总结
“俟”字在文言文中既是一个常见的动词,表示等待;又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字眼,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。掌握了这个字,咱们在阅读古文时便能更加游刃有余啦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