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似穹庐修辞手法及《敕勒歌》详解
作者:申毅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9 02:46:58
阅读34次
“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”,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生动描绘了北国草原的辽阔景象,它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民歌《敕勒歌》。 
1出处与背景
《敕勒歌》选自《乐府诗集》,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,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。这首歌以其质朴的语言和壮丽的意境,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和豪迈情怀。
2诗句赏析
“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”,以穹庐(毡帐)比喻天空,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广阔与草原的辽阔相连,给人以无限遐想。全诗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,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、热爱生活的豪情,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色彩和浓郁的草原气息。
3艺术特色
《敕勒歌》境界开阔,音调雄壮,语言明白如话,艺术概括力极强。从语言到意境浑然天成,质直朴素、意韵真淳。它浅近明快、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、彪悍豪迈的情怀,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4详细表格
以下是关于《敕勒歌》的详细表格:
项目 | 详情 |
诗歌名称 | 《敕勒歌》 |
出处 | 《乐府诗集》 |
朝代 | 南北朝 |
修辞手法 | 比喻(天似穹庐笼盖四野) |
主题 | 展现北国草原风光,抒发敕勒人豪情 |
5总结
“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”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《敕勒歌》中的点睛之笔,以其独特的比喻手法展现了北国草原的壮丽景象。全诗以其质朴的语言、壮丽的意境和鲜明的民族特色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