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余”的多重含义解析
作者:江小平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2:23:06
阅读46次
在探讨古代文言文的奥秘时,“余”这个字可是个不可忽视的角色,它身兼数职,含义丰富多样。今天,咱们就来细细剖析一下“余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。
1第一人称代词:我
在《核舟记》中,“尝贻余核舟一”,这里的“余”便是作者自称,意为“我”。简单明了,却也是“余”字最基础的含义之一。
2多余、剩余
到了《论语》里,“其余不足观也已”,这里的“余”则是指多余的部分,不值得一看。它告诉我们,有时候,“余”代表的是那些不被重视、不被需要的存在。
3遗留、剩余之物
再看《子鱼论战》,“寡人虽亡国之余,不鼓不成列”,这里的“余”则是遗留、剩余之意,暗示着尽管身处困境,但仍不失尊严与勇气。
4盈余、富足
《论积贮疏》中,“苟粟多而有余,何为而不成?”,这里的“余”则是指盈余、富足,是物质上的丰饶与满足。
5整数后的零数
而在《卖炭翁》里,“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”,这里的“余”则是用来表示整数后的不定的零数,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字的微妙与细腻。
以下是“余”在文言文中的含义汇总表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出处 |
---|
1 | 我 | 《核舟记》 |
2 | 多余的 | 《论语》 |
3 | 遗留的 | 《子鱼论战》 |
4 | 盈余 | 《论积贮疏》 |
5 | 整数后的零数 | 《卖炭翁》 |
由此可见,“余”在文言文中真可谓是个“多面手”,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。掌握了这些含义,咱们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