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岁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聂勇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7:31:39
阅读41次
岁在文言文中,含义丰富多变,掌握其多重意义对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
1岁的基本字义
在现代汉语中,“岁”字常用来表示年份,但在文言文中,它的含义更为广泛。具体来说,“岁”可以表示:
- 年份:如“岁月”、“岁首”、“岁末”等,均指一年中的不同时段。在《捕蛇者说》中,“积于今六十岁矣”,这里的“岁”即指年份。
- 年龄:表示人的岁数或动植物的成长年限。如《促织》中的“成有子九岁”,便是指某人有一个九岁的儿子。
- 时间、光阴: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。如《论语.阳货》中的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”,便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,不容等待。
- 年成、收成:指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收获量。在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中,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”,这里的“岁”便是指年成。
- 岁星(木星):在古代天文学中,岁星是木星的别称。如《国语.周语》所述,“岁之所在,则我有周之分野也”,便是指岁星所在的位置与周朝的分野有关。
2岁在文言文中的详细含义及例句
为了更直观地理解“岁”在文言文中的多重含义,以下表格列举了其具体用法及例句:
含义 | 例句 | 出处 |
岁星(木星) | 岁之所在,则我有周之分野也。 | 《国语.周语》 |
年份 | 积于今六十岁矣。 | 《捕蛇者说》 |
年龄 | 成有子九岁。 | 《促织》 |
时间、光阴 | 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 | 《论语.阳货》 |
年成、收成 | 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 |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 |
掌握“岁”在文言文中的多重含义,对于深入理解古文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同学们能够勤加练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