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轲刺秦王通假字详解
作者:纪晓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21:29:46
阅读40次
1开篇点题:荆轲刺秦王中的通假字解析

在《荆轲刺秦王》这篇经典文章中,通假字的使用无疑增添了其文学韵味与历史厚重感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些通假字,看看它们如何在古文中巧妙替代,传递着别样的意思。
2通假字详解
以下是《荆轲刺秦王》中出现的部分通假字及其解释,我将它们整理成了表格,方便大家查阅:
原文 | 通假字 | 解释 |
秦王必说见臣 | 说→悦 | 高兴 |
日以尽矣 | 以→已 | 已经 |
今太子迟之,请辞决矣 | 决→诀 | 告别 |
往而不反者,竖子也 | 反→返 | 回来 |
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| 振→震 | 害怕 |
3古今异义词对比
除了通假字,这篇文章中还有不少古今异义词,它们也是理解古文的一大难点。比如,“穷困”在古代指的是走投无路,而现代则多指经济上的贫困;“长者”在古代指品德高尚之人,现代则通常指年长之人。这些古今差异,都需要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加以注意。
4总结:通假字与古今异义词的妙用
通假字与古今异义词,是古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。它们既体现了古人语言的灵活性,也给我们阅读古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,就能更好地读懂古文,领略其独特的魅力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