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闻”字多意详解
作者:纪冬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6:22:08
阅读68次
同学们,今天咱们聊聊文言文中“闻”这个字,它可不是咱们现代汉语里那么简单哦,它在古代汉语中可是个多面手,有多种含义。
1听见;听到
这是最基础的意思,就像《木兰诗》里说的“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”,这里的“闻”就是听见的意思。
2听说;得知
在文言文中,“闻”还常常表示听说或得知的意思。比如《殽之战》中的“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,敢犒从者”,就是说我们的国君听说您将出兵经过我们的国家,所以特地赶来慰劳您的部下。
3详细含义一览表
序号 | 词性 | 意思 | 例句 |
1 | 动词 | 听见;听到 | 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 |
2 | 动词 | 听说;得知 |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|
3 | 动词 | 报告;上报 | 愿以闻于官 |
4 | 名词 | 见闻;知识 | 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 |
5 | 名词 | 名声;名誉 | 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 |
6 | 动词 | 闻名;传扬 | 不求闻达于诸侯 |
4报告;上报
在《童区寄传》中,“愿以闻于官”的“闻”就是报告、上报的意思。
5四、见闻;知识
“闻”还可以表示见闻、知识的意思,比如《屈原列传》中的“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”。
6五、名声;名誉
在《论语》中,“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”的“闻”就是名声、名誉的意思。
7六、闻名;传扬
“闻”还可以表示闻名、传扬的意思,就像《出师表》中的“不求闻达于诸侯”。
同学们,看明白了吧,文言文中的“闻”字可是有多种含义的,下次在阅读文言文时,可要注意区分哦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