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贼”的多元含义解析
作者:纪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6:34:36
阅读55次
在浩瀚的文言世界里,“贼”这个字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贼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,让你一次性搞定这个多变词汇的所有面孔。
1总体概述
“贼”在文言文中,既可作名词,表示祸患、作乱叛国之人、强盗等;又可作动词,意为害、杀害。它的含义多变,需结合上下文具体理解。
2作名词时的含义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1 | 祸患,祸害 |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,是天下之大贼也。(《论积贮疏》) |
2 | 作乱叛国的人 | 操虽托名汉相,其实汉贼也。(《赤壁之战》) |
3 | 强盗 | 贼二人得我,我幸皆杀之矣。(《童区寄传》) |
4 |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 | 国贼、民贼、工贼等 |
3作动词时的含义
序号 |
含义 |
例句 |
1 |
害 |
是贼天下之人者也。(《墨子非儒》) |
2 |
杀害 |
二人相憎,而欲相贼也。(《韩非子内储说下》) |
4其他引申含义
除了上述主要含义外,“贼”在文言文中还有邪的、不正派的(如贼心不死);方言中的狡猾(如溜溜贼);以及作为骂人的口语等含义。这些含义虽不常见,但在特定语境下仍能见到其身影。
“贼”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。掌握其多变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