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褒禅山记古今异义详解
作者:陆雪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3:26:29
阅读67次
同学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《游褒禅山记》中的古今异义词,这可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重点哦!
1古今异义词概览
《游褒禅山记》中,古今异义词众多,比如“十一”、“非常”、“学者”、“所以”、“于是”等,这些词汇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大相径庭。掌握这些词汇,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
2详细解析古今异义词
词汇 | 古义 | 今义 |
十一 | 十分之一 | 数词 |
非常 | 不平常 |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,十分,很 |
学者 | 泛指求学的人,指读书人 |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|
所以 | 代词“所”与介词“以”结合,相当于“……的原因” | 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|
于是 | “于”,介词,对;“是”,代词,这件事。为单音词连用 | 合用为一个连词 |
3创作背景与文章主旨
这篇文章是王安石在公元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后,游览褒禅山所写。他以追忆的形式,记录了这次游历,并通过古今异义词的对比,表达了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文章主旨在于告诫我们,在求学和人生道路上,要深思慎取,不畏艰难,勇于探索。
4王安石与新法
值得一提的是,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家,还是政治家。他在公元1070年罢相前,积极推行新法,提出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的观点。这与《游褒禅山记》中的思想一脉相承,都体现了王安石勇于革新、不畏人言的精神。
5总结
通过今天的分享,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《游褒禅山记》中的古今异义词,更深入地理解这篇古文。同时,也要学习王安石勇于探索、不畏艰难的精神,为自己的学业和人生道路加油努力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