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亦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全浩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2:38:40
阅读53次
在文言文中,“亦”字的使用相当灵活,其含义多变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字的几种常见用法。
1表示两者同样
“亦”字在文言文中,最基础的用法就是表示两者同样,可译为“也”、“也是”。比如《论语·十则》中的“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”,这里的“亦”就是表示“也”的意思。
2疑问句中表测度语气
在疑问句中,“亦”字还可以表示测度语气,这时候它通常不译出。比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中的“岁亦无恙耶?”,这里的“亦”就是表示一种疑问或测度的语气。
3表示确实
“亦”字还可以表示确实的意思。比如《狼》中的“狼亦黠矣,而顷刻两毙”,这里的“亦”就是强调狼确实很狡猾。
4表示转折
在复合句中,“亦”字还可以用在下一分句之首,表示转折,可译为“也”、“也还”。比如《芙蕖》中的“及花既谢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”,这里的“亦”就是表示转折,意思是即使花已经凋谢,也可以向主人宣告无罪。
5与“不”连用表示反诘语气
“亦”字还可以与“不”连用,表示反诘语气,可译为“不也……吗?”。比如《论语·十则》中的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,这里的“不亦远乎”就是反问,意思是“难道不远吗?”。
6详细含义表格
用法 | 含义 | 例句 |
表示两者同样 | 也、也是 | 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 |
疑问句中表测度语气 | 不译 | 岁亦无恙耶? |
表示确实 | 确实 | 狼亦黠矣,而顷刻两毙。 |
表示转折 | 也、也还 | 及花既谢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。 |
与“不”连用 | 不也……吗? | 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 |
以上就是“亦”字在文言文中的几种常见用法,掌握这些用法,对于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含义非常有帮助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