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迁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罗浩然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09:21:56
阅读45次
“迁”在文言文中,含义丰富多变,掌握其精髓,方能准确解读古文。
“迁”字在文言文中,既是动词也是名词,其核心意义围绕着“移动、变动”展开。作为动词时,它涵盖了迁移、升迁、降职、流放等多重含义;作为名词,则多指被贬谪的官员。我们逐一解析。
1基本含义:迁移、迁徙
“迁”的本义为向高处迁移,后泛指地点或职位的变动。《说文》中解释为“迁,登也”,《尔雅》则曰“迁,徙也”,均强调了其移动的本质。
2升迁与降职
在古代,“迁”常用于官员职位的变动。升迁时,常用“迁受”“迁除”“迁进”等词;降职时,则多用“迁谪”“迁削”“左迁”等。需注意,“左迁”特指降职,因古代以右为尊。
3流放与贬谪
“迁”还常用于表示对罪人的流放或贬谪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中“怒而迁之”,即指流放。《岳阳楼记》中的“迁客骚人”,则是指被贬谪的文人墨客。
4四、变动与变更
“迁”亦指事物的变动或变更,如“有百世不迁之宗”,意指不变的宗族。《韩非子·饬令》中“饬令,则法不迁”,强调法令的不可更动。
5五、其他含义
“迁”还有徙居、搬动、死亡(如“迁神”“迁形”)、离散等含义,这些在古文中均有出现,需结合上下文具体理解。
以下是“迁”在文言文中常见含义的详细表格:
含义 | 例句 | 出处 |
---|
迁移、迁徙 | 迁其重器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|
升迁 | 迁受、迁除、迁进 | 古文常见 |
降职 | 迁谪、迁削、左迁 | 古文常见 |
流放 | 怒而迁之 | 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|
贬谪的官员 | 迁客骚人 | 《岳阳楼记》 |
“迁”在文言文中含义多样,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。掌握其多重含义,对于准确解读古文具有重要意义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