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求”字多意详解
作者:任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20:24:30
阅读67次
在文言文的世界里,“求”字承载着丰富的含义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字的多种解读。
1基本字义概览
“求”字在现代汉语中多指设法得到,如求生、求成。但在文言文中,它的含义更为广泛。比如,它可以表示恳请、乞助,如求医、求教;也可以表示需要,如供需平衡中的“需求”。
2古文中的特殊含义
“求”是“裘”的古字,意为皮衣,这在《汉书》中有所记载。“求”还可用作姓氏。在《增韵》中,“求”被解释为乞求,这一含义在《史记》和《战国策》中多有体现。
3追求与探索
“求”还可以表示追求、谋求,如《孟子》中的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”。它还可以指探索、推求,如王安石在《游褒禅山记》中提到的“求思之深”。
4责备与招来
在《论语》中,“求”被用来表示责备、责求,如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”。同时,它还可以表示招来,如《礼记》中的“求善良”。
5其他特殊用法
“求”在文言文中还有贪求、贪婪的意思,如《诗经》中的“不忮不求”。它还可以通“逑”,表示聚合,如《诗经》中的“万福来求”。“求”还可以通“赇”,表示贿赂,如《国语》中的“阜其财求”。
6总结表格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及出处 |
1 | 皮衣(裘的古字) | 乐正求。——东汉·班固《汉书》 |
2 | 姓 | (无具体例句) |
3 | 请求;乞助 |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 |
4 | 追求;寻求 | 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
5 | 探索;推求 | 求思之深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