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直”的多重含义解析
作者:欧阳轩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1:12:09
阅读62次
谈及文言文中的“直”,这字可真不简单,它藏着多层意思,咱们得细细道来。
1基本字义概览
在白话文里,“直”多指不弯、正直,但在文言文中,它的含义更为丰富。从端正不弯到径直前行,再到公正坦率,每一个意思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。
2与曲相对,正直之意
最直观的便是与“曲”相对,表示不弯、正直。如《说文》所言:“直,正见也。”又如《荀子·劝学》中的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”,都强调了“直”的正直与规矩。
3价值之意,通“值”
在古文言文中,“直”还常通“值”,表示价值、价格。这一层意思在经济学著作中尤为常见,体现了古人对“直”这一概念的深刻洞察。
4“直”通“只”,仅之意
有趣的是,“直”还能通“只”,表示仅仅、只是。这一用法在《三国演义》等历史小说中偶有出现,为文本增添了几分古雅与韵味。
5详细含义列表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及出处 |
1 | 端正,不弯折 | 坐直。笔直。直线。——基本字义 |
2 | 竖,与“横”相对 | 直立。——《基本字义》 |
3 | 公正,正确的道理 | 正直。理直气壮。——《基本字义》 |
4 | 价值,价格(通“值”) | 古文言文中,“直”有时通“值”。——《直在文言文中的含义》 |
5 | 仅,只是(通“只”) | 告所当告,直以为未尝追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|
文言文中的“直”字,其含义之丰富,真可谓一字千金。掌握这些含义,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,还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