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学词类活用详解,张雪峰教你识文断句
作者:林志颖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22:58:19
阅读59次
《劝学》作为先秦论说文的典范,其语言精妙,词类活用更是丰富多彩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《劝学》中的词类活用,看看这些灵活的语言运用是如何为文章增色的。
1名词的多重身份
在《劝学》中,名词可不只是名词,它们还能充当状语和动词。比如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”中的“日”,就是名词作状语,意为“每天”。而“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”中的“上”和“下”,同样是名词作状语,分别表示“向上”和“向下”。再看“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”中的“水”,这里名词变成了动词,意为“游水”。
2动词的使动魅力
动词在《劝学》中也有新玩法,比如使动用法。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”中的“輮”,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,意思是“使……弯曲”。
3形容词的灵活转换
形容词在《劝学》中同样不甘寂寞,它们可以变成名词,也可以变成动词,甚至还能有使动用法。“其曲中规”中的“曲”,就是形容词作名词,表示“曲度,弧度”。而“故木受绳则直”中的“直”,则是形容词用作动词,意为“变直”。再看“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”中的“利”,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,意思是“使……快,走得快”。
4数词和动词的跨界
数词在《劝学》中也能跨界,比如“用心一也”中的“一”,就是数词用作形容词,表示“专一”。而动词“流”在“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”中,则变成了名词,指“流水”。
词类活用类型 | 例句 | 解释 |
名词作状语 |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| 日:每天 |
名词作动词 | 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 | 水:游水 |
《劝学》中的词类活用,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达,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汉语的魅力和智慧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让大家在阅读古文时,更加游刃有余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