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课”的多重含义解析
作者:林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8:27:34
阅读59次
谈及文言文中的“课”,其含义远比现代汉语中丰富多样。作为志愿填报专家,深知深入理解古文词汇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课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事儿。
1考核与试验
在《管子·七法》中,“成器不课不用,不试不藏”,这里的“课”指的是按一定的标准试验、考核。它强调了物品或人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被认可和使用。
2督促与完成
《南齐书·武帝纪》中提到,“宜严课农桑”,这里的“课”意为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,特指督促农业生产。引申开来,也指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。
3征收赋税
在《宋书·孝武帝本纪》里,“是岁,始课南徐州侨民租”,这里的“课”则是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的意思。同时,它也可作名词,指代赋税本身。
4四、现代教学相关含义
除了上述文言含义外,“课”在现代汉语中衍生出了教学相关的多重含义,如:
有计划的分段教学,如上课、下课。
教学的科目,如主课、语文课。
教学的时间单位,如一节课。
教材的段落,如这本教科书共有二十五课。
旧时某些机关、学校、工厂等按工作性质分设的行政单位,如秘书课、会计课。
5五、详细对比表格
序号 | 文言文含义 | 现代汉语衍生含义 | 例句及出处 |
1 | 考核、试验 | - | “成器不课不用,不试不藏。”——《管子·七法》 |
2 | 督促完成 | - | “宜严课农桑。”——《南齐书·武帝纪》 |
3 | 征收赋税 | 赋税(名词) | “是岁,始课南徐州侨民租。”——《宋书·孝武帝本纪》 |
4 | - | 有计划的分段教学 | 上课、下课 |
5 | - | 教学的科目 | 主课、语文课 |
“课”在文言文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,而在现代汉语中,其含义更是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和延伸。了解这些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