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趋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全浩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5:40:08
阅读50次
在浩瀚的文言文世界里,“趋”这个字可是个多面手,它承载着丰富的含义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趋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,保证让你一听就懂,一学就会。
一、快走,小步紧走,恭敬礼节
“趋”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快走。比如《乐羊子妻》中的“妻乃引刀趋机而言”,这里的“趋”就是快走的意思。而《左忠公逸事》里的“史噤不敢发声,趋而出”,则是小步紧走的描述。更有意思的是,《触龙说赵太后》中的“入而徐趋,至而自谢”,这里的“趋”特指快步上前,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。
二、奔赴,奔向,目标明确
除了快走,“趋”还有奔赴、奔向的意思。比如《后序》中的“夜趋高邮,迷失道,几陷死”,这里的“趋”就是奔向高邮的意思。这种用法,往往带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。
三、趋向,趋于,大势所趋
“趋”还可以表示趋向、趋于的意思。比如《六国论》中的“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”,这里的“趋”就是形势向着某个方向发展,最终趋于灭亡的意思。
四、追求,迎合,世俗常态
在文言文中,“趋”还有追求、迎合的意思。比如《论积贮疏》中的“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,是天下之大残也”,这里的“趋”就是追求末节,迎合世俗的意思。这种用法,往往带有贬义,暗示着一种世俗的常态。
详细解释表格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1 | 快走 | 《乐羊子妻》:“妻乃引刀趋机而言。” |
2 | 小步紧走 | 《左忠公逸事》:“史噤不敢发声,趋而出。” |
3 | 恭敬礼节 | 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入而徐趋,至而自谢。” |
4 | 奔赴,奔向 | 《后序》:“夜趋高邮,迷失道,几陷死。” |
5 | 趋向,趋于 | 《六国论》:“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” |
6 | 追求,迎合 | 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,是天下之大残也。” |
“趋”在文言文中是个非常活跃的字,它的多种含义构成了丰富的语言世界。掌握了这些含义,你就能更好地读懂文言文,领略古人的智慧与风采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