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至于”的多重含义解析
作者:邵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2:14:34
阅读49次
在文言文中,“至于”一词含义丰富,掌握其用法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 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在文言文中频繁出现的词汇,看看它都藏着哪些学问。
1表示“甚至”
在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中,“至于赵之为赵,赵王之子孙侯者,其继有在者乎?”这里的“至于”便是表示“甚至”的意思,强调了时间的久远和世代的更迭。
2表示“造成”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·隆中对》中提到,“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,而智术浅短,遂用猖獗,至于今日。”这里的“至于”则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或行为“造成”了当前的结果或局面。
3引出下文结果
在《六国论》中,“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。”此处的“至于”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,自然引出了下文的结果,逻辑清晰,条理分明。
以下是一张详细列举“至于”在文言文中含义的表格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出处 |
1 | 甚至 | 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 |
2 | 造成 | 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·隆中对》 |
3 | 引出下文结果 | 《六国论》 |
4 | 表示程度、范围 | 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 |
5 | 表示另提一件事 | 清·刘开《问说》等 |
除了上述几种常见含义外,“至于”在文言文中还有作为连词,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的用法,这在《出师表》、《醉翁亭记》等经典文献中均有体现。掌握这些用法,不仅能提升我们对古文的理解能力,还能在无形中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。
总而言之,“至于”一词在文言文中含义多样,需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理解。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,大家能对“至于”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更深入的认识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