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抑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潘龙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23:36:02
阅读97次
“抑”字在文言文中,含义丰富多变,掌握其用法,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“抑”字在文言文中的几种常见意思。
1按,向下压
在《老子·七十七章》中有云:“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。”这里的“抑”便是按、向下压的意思,与“扬”相对,形象地描绘了高低起伏的自然法则。
2压抑,抑制
“抑”字还常用来表示压抑、抑制的情感或行为。《治平篇》中提到:“禁其浮靡,抑其兼并。”这里的“抑”便是对不良风气或行为的抑制,体现了古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。
3抑郁,低沉
在《琵琶行》中,“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”这里的“抑”字描绘了琵琶声的低沉与忧郁,如同倾诉着演奏者内心的苦闷与不得志。
4四、表示轻微转折
“抑”字在文言文中还可表示轻微的转折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可是”、“不过”。《隆中对》中有:“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”这里的“抑”字便是对前文的补充与转折,强调了人谋的重要性。
5五、表示选择
“抑”字还可表示选择,相当于“或者”、“还是”。《伶官传序》中提到:“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?抑本其成败之迹,而皆自于欤?”这里的“抑”字便是对两种可能性的提出,引人深思。
以下是“抑”字在文言文中的详细用法表格:
序号 | 意思 | 例句 |
---|
1 | 按,向下压 | 《老子·七十七章》: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。 |
2 | 压抑,抑制 | 《治平篇》:禁其浮靡,抑其兼并。 |
3 | 抑郁,低沉 | 《琵琶行》: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 |
4 | 表示轻微转折 | 《隆中对》: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 |
5 | 表示选择 | 《伶官传序》: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?抑本其成败之迹,而皆自于欤? |
“抑”字在文言文中含义多样,掌握其用法对于深入理解古文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够多加留意,灵活运用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