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望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孟小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3:57:39
阅读35次
在文言文中,“望”字含义丰富,掌握其多种用法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望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。
1基本字义概览
“望”在现代汉语中多指看、希望等,而在文言文中,其含义更为广泛。包括但不限于远望、盼望、怨恨、名望等多种解释。
2远望与盼望
在《劝学》中,“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”,这里的“望”即指远望。而在《鸿门宴》中,“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?”,则表达了盼望、希望之意。
3怨恨与名望
“望”在文言文中还有怨恨、责怪的含义,如《国语·越语下》中的“又使之望而不得食,乃可以致天地之殛”。同时,“望”也指名望、声望,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所述,“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”。
4月光满盈与年龄接近
“望”在农历中特指每月十五日,即月光满盈之时,如《赤壁赋》中的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”。“望”还表示(年龄)接近,如韩愈《祭窦司业文》中的“逾七望八,年孰非翁”。
5详细含义表格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 出处 |
1 | 远望;远看 | 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 | 《劝学》 |
2 | 盼望;希望 | 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? | 《鸿门宴》 |
3 | 怨恨;责怪 | 又使之望而不得食,乃可以致天地之殛。 | 《国语·越语下》 |
4 | 月光满盈时 | 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。 | 《赤壁赋》 |
5 | 名望;声望 | 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。 |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|
6总结
“望”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多义词,其含义根据上下文不同而有所变化。掌握这些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。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,能够多加注意,灵活运用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