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轲刺秦王通假字详解
作者:罗浩然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9:28:06
阅读56次
谈及《荆轲刺秦王》中的通假字,这可是古文学习中的一大重点。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盘一盘这些容易让人混淆的字眼,保证让你看完之后,对这些通假字了如指掌!
1通假字大盘点
在《荆轲刺秦王》中,通假字的使用颇为频繁。比如,“秦王必说见臣”中的“说”,通“悦”,意为高兴。还有“日以尽矣”的“以”,通“已”,表示已经。再来看“今日往而不反者”的“反”,通“返”,意为返回。这些通假字的使用,不仅丰富了古文的表达,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。
2古今异义词对比
除了通假字,古今异义词也是古文学习中的一大难点。在《荆轲刺秦王》中,“足下”一词,古义为敬称,用于下称上或同辈相称,而今义则指脚下。同样,“穷困”一词,古义为走投无路,陷于困境,而今义则指生活贫困,经济困难。通过对比古今异义词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文中的语境和含义。
3通假字详细表格
通假字 | 本字 | 读音 | 释义 |
说 | 悦 | yuè | 高兴 |
以 | 已 | — | 已经 |
反 | 返 | — | 返回 |
振 | 震 | zhèn | 惧怕 |
见 | 现 | xiàn | 出现 |
4古今异义词详细表格
古义 |
今义 |
例句 |
敬称 |
脚下 |
则虽欲长侍足下 |
走投无路,陷于困境 |
生活贫困,经济困难 |
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|
眼泪 |
鼻涕 |
仰天太息流涕 |
5总结
通过今天的分享,相信大家对《荆轲刺秦王》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学习古文,不仅要掌握字词的基本含义,更要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古文学习中,能够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,不断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水平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