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看成岭侧成峰出处解析
作者:欧阳轩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8 15:00:25
阅读44次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变幻多姿的景色,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,是苏轼文学造诣的又一力证。
1诗作背景与作者
《题西林壁》乃苏轼游历庐山时所作,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,展现了庐山的千姿百态。苏轼,作为宋代文坛的璀璨明星,其诗作风格多样,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。
2原文与译文对照
原文 | 译文 |
横看成岭侧成峰 | 从正面、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、山峰耸立 |
远近高低各不同 | 从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|
不识庐山真面目 |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|
只缘身在此山中 |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|
3哲理寓意
诗中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一句,道出了人们往往因局限于自身立场而无法全面认识事物的哲理。这一思想,对于我们的学习、工作乃至人生选择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。
4苏轼的语言特色
苏轼写诗,语言质朴无华,却能深入浅出地表达深刻哲理。他追求的是用流畅自然的语言,展现前人未曾道出的清新意境,这正是其文学魅力所在。
5总结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不仅是对庐山美景的生动描绘,更是苏轼深刻哲理思想的体现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庐山的变幻多姿,更能领悟到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性。苏轼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,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