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卒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莫小晴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0:48:12
阅读53次
在探讨文言文时,“卒”这个字可谓含义丰富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的多重意思。
1核心含义概览
“卒”在文言文中,主要有步兵、军队编制、差役、死亡、完成及最终等含义。这些意思各具特色,且在不同语境下有着广泛应用。
2详细解释与例句
步兵、士兵:如《过秦论》中“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”,这里的“卒”即指步兵。
古代军队编制:一百人为一卒,如《叔向贺贫》所述。
差役、隶卒:在《左忠毅公逸事》中,“持五十金,涕泣谋于禁卒”的“卒”即指差役。
死亡:《董宣执法》中“年七十四,卒于官”,以及《赤壁之战》提及的“刘表卒”,均指死亡。
完成、完结;终于、最终:如《孔雀东南飞》中的“供养卒大恩”,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中的“卒相与欢”,分别表示完成和最终的意思。
3表格列举“卒”的多重含义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出处 |
1 | 步兵;士兵 | 《过秦论》 |
2 | 古代军队编制,一百人为一卒 | 《叔向贺贫》 |
3 | 差役;隶卒 |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|
4 | 死亡 | 《董宣执法》、《赤壁之战》 |
5 | 完成;完结;终于;最终 | 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等 |
4四、辨析与补充
值得注意的是,“兵”、“卒”、“士”在上古时各有其特定含义,不可混为一谈。“卒”还有通假为“猝”,表示突然、仓猝之意,如《荆轲刺秦王》中的用例。
5五、总结
“卒”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,掌握其多重意思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这一关键字眼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