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益”字多意详解
作者:蒋超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2:24:14
阅读68次
在探讨古代文言文的浩瀚海洋中,“益”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,蕴含着丰富的意蕴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“益”在文言文中的几大核心意思,让你在古文学习中如虎添翼。
1水漫之意,同“溢”
在《察今》一文中,“澭水暴益”,这里的“益”便是水漫出来的意思,与“溢”相通,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汹涌之态。
2增减之间,增之益
谈及增减,怎能不提“益”?在《出师表》中,“至于斟酌损益”,这里的“益”便是增加之意,与“损”相对,体现了诸葛亮对朝政的深思熟虑。
3利益好处,得益多
“益”还常用来表示利益、好处。如《伶官传序》所言,“满招损,谦得益”,告诫人们谦虚方能受益。
4四、更加愈加,日益强
在表达程度加深时,“益”字便派上了用场。如《滕王阁序》中的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,展现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愈发坚强的精神风貌。
5五、渐渐之态,益习之
“益”字还能表示渐渐、逐渐的意思。在《黔之驴》中,“益习其声”,描述了老虎逐渐习惯驴叫声的过程。
序号 | 文言文意思 | 例句 |
1 | 水漫出来(同“溢”) | 《察今》:“澭水暴益。” |
2 | 增加 | 《出师表》:“至于斟酌损益。” |
3 | 利益,好处 | 《伶官传序》:“谦得益。” |
4 | 更加,愈加 | 《滕王阁序》:“穷且益坚。” |
5 | 渐渐地 | 《黔之驴》:“益习其声。” |
“益”字在文言文中意蕴丰富,无论是表示水漫、增减、利益,还是程度加深、渐渐之态,都能精准传达古人之意。掌握这些用法,定能让你的古文学习之路更加顺畅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