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盖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李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1:57:39
阅读60次
同学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文言文里那个“盖”字,别看它简单,含义可不少呢!
1“盖”作名词时
在文言文中,“盖”最常见的用法之一就是用作名词,表示用草编的覆盖物,或者引申为器物的盖子。比如《项脊轩志》里的“今已亭亭如盖矣”,这里的“盖”就是指树盖,形容树长得茂盛。
2“盖”作动词时
“盖”作动词时,主要有两个意思:一是遮盖、掩盖,比如《孔雀东南飞》里的“枝枝相覆盖,叶叶相交通”;二是胜过、超过,比如《垓下之战》中的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。
3“盖”作副词时
“盖”作副词时,意思就比较多了。它可以表示推测,相当于“推想”、“大概”,比如《游褒禅山记》里的“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”。它还可以表示大概、大约,用在句中,比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中的“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”。
4四、“盖”作连词时
“盖”作连词时,主要用来连接上句或上一段,表示解说原由,相当于“本来”、“原来”。比如《出师表》里的“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”。
5五、“盖”的其他用法及通假字
“盖”还有一些其他用法,比如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,或者通“盍”,表示何、怎么,以及兼词何不。这些用法在文言文中虽然不常见,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“盖”字的含义。
下面是一张详细列举“盖”字在文言文中含义的表格:
词性 | 读音 | 含义 | 例句 |
名词 | gài | 用草编的覆盖物;器物的盖子 | 《项脊轩志》:“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 |
动词 | gài | 遮盖、掩盖;胜过、超过 | 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枝枝相覆盖”;《垓下之战》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。” |
通假字 | hé | 何;怎么;何不 | 《庖丁解牛》:“技盖至此乎?”;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盖亦反其本矣。” |
同学们,掌握了这些用法,以后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“盖”字,就不会再一头雾水了吧!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文言文小达人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