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恐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申悦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4:44:51
阅读56次
同学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文言文里头的“恐”字,这字儿可不简单,含义多得很!
1“恐”字基本含义
“恐”在文言文中,最常见的就是表示“恐惧;害怕”。比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里头,赵王因为害怕,不敢不献上宝贝。还有《聊斋志异·狼》里的屠夫,前后受敌,那叫一个恐慌啊!
2恐吓之意
“恐”还有“恐吓;吓唬”的意思。在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里头,李斯就建议秦王先打韩国,以此来恐吓其他国家。这种手段,在古代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可不少见。
3担忧与恐怕
“恐”还可以表示“恐怕;担忧”。比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里头,想把宝贝给秦国,但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池。还有《左忠毅公逸事》里头,主人公既怕辜负朝廷,又怕对不起老师,这种担忧之情,跃然纸上。
4四、推测之意
除了上述几种含义,“恐”还可以作为副词,表示“恐怕;大概会”,用来推测。在《扁鹊见蔡桓公》里头,扁鹊就说,君主的病在皮肤纹理之间,不治恐怕会加深。这种推测,往往带有一定的警示意味。
5五、“恐”字含义汇总表
序号 | 词性 | 含义 | 例句出处 |
1 | 动词 | 恐惧;害怕 | 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
2 | 动词 | 恐吓;吓唬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
3 | 动词 | 恐怕;担忧 | 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
4 | 副词 | 恐怕;大概会(推测) | 《扁鹊见蔡桓公》 |
同学们,掌握了“恐”字在文言文中的这些含义,以后再读古文,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啦!记住,学习文言文,就是要多积累,多总结,这样才能游刃有余。加油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