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坐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任晨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6:44:05
阅读58次
同学们,你们知道在文言文中,“坐”这个字有多少种意思吗?别看它简单,其实含义丰富着呢!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“坐”字。
1基本字义:席地而坐
咱们得明确,“坐”的本义就是古人双膝跪地,臀部靠在脚后跟上,这是一种席地而坐的方式。后来,它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,比如坐垫、坐骨等。
2座位与犯罪
在文言文中,“坐”还可以表示座位,比如《鸿门宴》中的“项王则受璧,置之坐上”。同时,它也能表示犯罪,比如《晏子使楚》中的“王曰:‘何坐?’曰:‘坐盗。’”这里的“坐”就是因……犯罪的意思。
3牵连治罪与对质
除了表示犯罪,“坐”还能表示牵连治罪,如《苏武传》中的“副罪,当相坐”。在诉讼时,它还能表示在法官面前对质,比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中的“晋人使邾大夫坐”。
4驻守与坐等
“坐”在文言文中还有驻守的意思,如《左传·桓公二十三年》中的“楚人坐其北门”。同时,它也能表示坐待、坐等,比如《冯婉贞》中的“与其坐而待亡,孰若起而拯之”。
5其他含义与用法
“坐”在文言文中还有其他含义和用法,比如由于,空、徒然,恰好,即将等。它还能表示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,比如坐落、坐北朝南。甚至,它还能表示把锅、壶等放在火上,如坐锅。
下面,咱们用表格来详细列举一下“坐”在文言文中的常见含义和例句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1 | 席地而坐 |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 |
2 | 座位 | 项王则受璧,置之坐上(《鸿门宴》) |
3 | 犯罪 | 王曰:‘何坐?’曰:‘坐盗’(《晏子使楚》) |
4 | 牵连治罪 | 副罪,当相坐(《苏武传》) |
5 | 对质 | 晋人使邾大夫坐(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) |
同学们,看了上面的介绍和表格,是不是对“坐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呢?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,提高语文水平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