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在文言文中的多重含义解析
作者:罗阳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3:16:11
阅读55次
谈及“斯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,咱们得先从几个核心含义说起。这词儿,在古文里可是个多面手,含义丰富着呢!
1析、劈之意
首先得提的,就是“斯”作为动词,表示析、劈的意思。比如《诗经·墓门》里的“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”,这里的“斯”就是指用斧头劈开棘刺。简洁明了,一下子就把意思点透了。
2此、这之意
再来说说“斯”作为代词,表示此、这的含义。在《兰亭集序》中,“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”,这里的“斯”指的就是这篇文章,也就是《兰亭集序》本身。这种用法,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。
3那么、就之意
“斯”还有作为连词,表示那么、就的意思。比如在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中,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”,这里的“斯”就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,表示一种顺承关系。
4详细字义表格
序号 | 字义 | 例句 |
---|
1 | 这,这个,这里 | 斯人、斯时、以至于斯 |
2 | 乃,就 | 有备斯可以无患 |
3 | 劈 | “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” |
4 | 古同“厮”,卑贱 | (无具体例句) |
5 | 古同“澌”,尽 | (无具体例句) |
6 | 姓 | (无具体例句) |
5总结
“斯”在文言文中可真是个万能词,既能当动词表示析、劈,又能当代词指这、这个,还能当连词表示那么、就。掌握了这些含义,咱们在阅读古文时,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啦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