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琵琶行》古今异义词句解析
作者:梁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1:01:30
阅读58次
《琵琶行》作为古典文学的瑰宝,其词句蕴含丰富的古今异义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有意思的差别。
1古今异义词解析
在《琵琶行》中,多个词汇的古今含义大相径庭。例如,“明年秋,送客湓浦口”中的“明年”,古意为第二年,而今则指今年的下一年。同样,“暮去朝来颜色故”中的“颜色”,古指容貌,今却成了色彩的意思。还有“因为长句”,古意为因此写了,而今则多表原因。“老大嫁作商人妇”中的“老大”,古指年纪大了,今却指长子、长兄等,差别甚大。
2通假字一览
《琵琶行》中也不乏通假字的运用。如“曲终收拔当心画”中的“画”,通“划”,意为用刀划。再如“钿头银篦击节碎”中的“篦”,通“金字旁的篦”,即密齿梳,这些通假字增添了诗句的韵味和古雅。
3一词多义详解
《琵琶行》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颇为常见。如“言”字,在“感斯人言”中为话语之意,在“凡六百一十六言”中则指字,而在“自言本是京城女”中则意为说。这些不同的用法,展现了古汉语的灵活多变。
以下表格详细列举了《琵琶行》中的古今异义、通假字及一词多义现象:
类别 | 原文 | 古义 | 今义 | 备注(一词多义/通假字) |
古今异义 | 明年秋 | 第二年 | 今年的下一年 | |
古今异义 | 暮去朝来颜色故 | 容貌 | 色彩 | |
通假字 | 曲终收拔当心画 | | | 画通划 |
一词多义 | 言感斯人言 | 话语 | | 言:话语 |
《琵琶行》中的古今异义、通假字及一词多义现象,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,也为我们理解古典文学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乐趣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