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过秦论》古今异义详解
作者:吕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3:47:55
阅读72次
各位同学,今天咱们来聊聊《过秦论》里的古今异义,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。文章里那些看似简单的词汇,放在古代和现代,意思可大不一样。咱们遵循倒金字塔原则,先把最重要的知识点奉上。
《过秦论》古今异义概览:
- “以为桂林象郡”:古义是把某地作为,今义则变成了认为。
- “铸以为金人十二”:古义是把材料做成金人,今义则误解为认为有十二个金人。
咱们分点详细说明,遵循总分总原则,中间段详细列举古今异义的词汇,并配以表格,方便大家记忆。
1古今异义词汇表
词汇 | 古义 | 今义 |
---|
以为桂林象郡 | 把……作为 | 认为 |
赢粮而景从 | 担负 | 与“输”相对的 |
铸以为金人十二 | 把……做成 | 认为…… |
山东豪俊 | 崤山以东,即东方诸国 | 山东省 |
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| 黄河 | 水道的通称 |
流血漂橹 | 盾牌 | 使船前进的工具 |
除了古今异义,咱们还得聊聊《过秦论》里的词类活用。这可是理解文章的关键,同学们可要打起精神来。
2词类活用解析
- 名词作状语:像席子一样席卷天下,像口袋一样囊括四海,这样的描述生动形象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- 名词作动词:登上至尊之位,鞭笞天下,这些词汇的活用,让文章更加铿锵有力。
- 形容词作动词、名词:变小变弱、险要的地势、坚固的屏障,这些词汇的转换,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。
- 使动、为动用法:使诸侯争斗、为八州排序,这些用法让文章充满了动感和韵律。
好了,同学们,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。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,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《过秦论》的精髓,也能在以后的阅读中,更加敏锐地捕捉到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魅力。记住,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,咱们一起加油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