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劝学》特殊句式详解
作者:申晓东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3:44:48
阅读49次
《劝学》作为经典古文,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句式结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《劝学》中的特殊句式,看看这些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如何通过独特的语法结构表达出来的。
判断句:明确观点,直击要害
在《劝学》中,判断句的使用尤为突出。比如,“虽又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”,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木材弯曲的原因,条理清晰,观点明确。又如,“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”,通过对比蚯蚓的条件与成就,强调了专注的重要性。
定语后置句:强调重点,引人入胜
定语后置句在《劝学》中同样不乏其例。如“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”,通过后置定语强调了蚯蚓的弱小条件,与其取得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,引人入胜。
被动句:含蓄表达,意味深远
被动句在《劝学》中也有精彩呈现。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,这句话通过被动表达,含蓄地指出了坚持的力量,意味深远,引人深思。
以下是《劝学》中部分古今异义词及特殊句式的详细列举:
序号 | 古今异义 | 例句 | 特殊句式 |
1 | 博学(古义:广博地学习;今义:知识渊博) |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| 判断句 |
2 | 参(古义:检验;今义:加入) |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| 判断句 |
3 | 假(古义:凭借;今义:与“真”相对) | 假舆马者 | 无特殊句式 |
4 | 金(古义:金属制的刀剑;今义:金子) | 金就砺则利 | 无特殊句式 |
5 | 爪牙(古义:爪子和牙齿;今义:坏人的党羽) | 蚓无爪牙之利 | 定语后置句 |
《劝学》中的特殊句式与古今异义词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达,更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思想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,让我们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