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是”的多元含义解析
作者:欧阳轩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3:35:10
阅读57次
谈及文言文中的“是”,这字眼儿可不含糊,它身兼数职,含义丰富。咱们直奔主题,先来个总览。
1基本字义概览
“是”在现代汉语中已够多变,到了文言文里更是花样百出。它可以是形容词,表示对、正确;也能化身代词,指代这、这个、这样。它还常用来表判断,连接主语和谓语,功能多样。
2详细含义解析
词性 | 含义 | 例句 |
形容词 | 对;正确 | 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(《归去来兮辞》) |
代词 | 这;这个;这样 | “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”(《石钟山记》) |
形容词 | 凡是;所有的 | “是花都放了,那牡丹还早。”(《游园》) |
动词 | 表判断 | “同是天涯沦落人。”(《琵琶行》) |
名词 | 国事、大政方针 | “君臣不合,则国是无从定矣。”(《后汉书》) |
3特殊用法及语境
“是”在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,比如在“是己而非人”中,它作为意动用法,表示认为……正确。在“惟你是问”等结构中,它还作为助词,提前行为对象,强化语气。
4现代启示
了解文言文中的“是”,不仅能让我们在阅读古文时更加游刃有余,更能深刻体会到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变化性。正如填报志愿时,每个选项都需细细考量,每个字眼儿背后都藏着深意。
5结语
总而言之,文言文中的“是”是一个多面手,它的多变含义构成了汉语独特的魅力。掌握这些含义,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