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檄意详解,一文读懂古代公文
作者:彭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0:09:58
阅读69次
檄,在文言文中,简而言之,就是古代官府用来晓谕、声讨、征召的公文。这词儿听起来挺古雅,但咱们填报志愿时虽用不上写檄文,了解一二也能增长点历史文化知识嘛。
1檄的基本定义
檄,本义即为檄文,是古时候官府发布的一种正式文件。它可以是用来宣告政策、声讨敌人,或是征召人员的公文。比如宋人文天祥在《指南录后序》里提到的“到高邮,制府檄下,几以捕系死”,说的就是收到官府檄文,差点被捕的惊险经历。
2檄文的种类与用途
檄文可不是只有一种,它有多种形式,功能也各异。比如传檄,就是传布檄文,广泛告知;羽檄则更为紧急,上插鸟羽,表示军情十万火急,需要迅速响应。这些檄文在古代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3檄文的实例
历史上,檄文的例子不胜枚举。比如《讨曹操檄文》,就是一篇著名的声讨檄文,文字犀利,气势磅礴,展现了檄文的独特魅力。而《英烈传》中也有“太祖得书,便命移檄”的记载,说明檄文在战争动员中的重要作用。
4檄文的现代含义
虽然现代已经不再使用檄文这种公文形式,但“檄”这个词仍然在某些语境下被使用,比如“檄文风格”来形容言辞犀利、气势如虹的文章。檄文作为文化遗产,也成为了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。
5檄文相关词汇表格
词汇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檄文 | 古代官府用来晓谕、声讨、征召等的公文 | 《指南录后序》等 |
传檄 | 传布檄文 | 泛指 |
羽檄 | 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| 泛指 |
制府檄下 | 指官府发布的檄文到达 | 《指南录后序》 |
檄的风格 | 言辞犀利、气势如虹的文章风格 | 现代语境 |
檄作为古代公文的一种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了解檄的含义和用途,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,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。
阅读全文